中新网南京11月6日电(记者 徐珊珊) 近来,在第三届全球辅佐技能奥运会(又称“半机械人仿生奥运会”)上肢义肢组竞赛中,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与操控技能研讨所宋爱国教授团队研制的项目一次性完结假肢提重物、双臂协作、精密物体抓取等使命取得冠军。
东南大学科研团队成员和参赛选手演示义肢“智能手”。中新网记者 泱波 摄
全球辅佐技能奥运会由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创建,每4年举行一届。本届总决赛共有26个国家、76支部队参与8个大项的竞赛。其间,上肢假肢组是该项赛事中竞赛最为剧烈的组别之一。选手们要一次性完结10个义肢操作使命,以使命完结数量和完结时刻断定成果。
参赛选手操作义肢“智能手”抓取物体。中新网记者 泱波 摄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与操控技能研讨所所长宋爱国5日在承受采访时介绍,残障人士在发生手部动作目的的过程中,会发生相应的肌肉电信号。团队将肌电电极贴在假肢操作员残肢肌肉外表,经过肌电信号的收集和解码剖析来得悉人的运动目的,从而操控假肢完结动作。
“咱们研制的是轻量化三自由度义肢手臂,具有电动开合、电动腕旋、手臂腕翻等功能,可以担任竞赛中规则的捏取晾衣夹不跳脱、抓取灯泡不碎裂等各项大负载以及精密操作使命。”团队领队胡旭晖表明,团队提出了“体躯—肌电”混合操控方法,研制的柔性可拉伸肩带用于精确检测侧肩部运动目的,完成对假肢手的精准开合。
参赛选手现场演示。中新网记者 泱波 摄
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团队自2007年展开智能肌电假肢技能的研讨,将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技能应用于新式智能假肢的研制,在智能肌电假肢的力触觉感知、力触觉反应、自适应力操控、肌电信号辨认等要害技能上取得了重要打破,现在核心技能完成了产品化。“未来咱们将以本次参赛项目的研讨成果为根底,开发经济、仿生的五指假肢手,满意更多截肢残疾人的日常穿戴需求。”胡旭晖说。(完)
尽管收购周期正在逐步弱化,但赛过后的订单低谷仍旧存在。没有构成自主品牌的工贸一体型企业和品牌代工厂,要怎么应对周期问题?义乌世界商贸城的商户们又在面对着怎样的应战?
iPayLinks艾贝盈,聚集“奥运经济”,来看体育大年,我国企业怎么披荆斩棘~
本年,全球商场不只迎来了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还有亚洲杯、欧洲杯、网球三大等多项世界体育赛事,是不折不扣的体育大年。跟着各项赛事的敞开,我国体育用品和赛事周边的出口也迎来“爆单”。尽管收购周期正在逐步弱化...
跟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的日子日益接近,巴黎现已提早进入“奥运时刻”。相同忙起来的还有一座来自浙江的小城——义乌。据计算,本年1-4月,义乌出口体育用品及设备31亿元,同比增加45.6%。作为“国...